無線電是建立無線網路的無線存取點(WAP)的實體部分。WAP上的無線電設定控制無線電的行為,並確定WAP傳送哪種無線訊號。如果WAP靠近其他無線源,並且需要更改頻率以使其不會干擾其他無線源,則此配置非常有用。
本文說明如何配置WAP150和WAP361的基本無線電設定。
無線電設定配置
步驟 1.登入基於Web的實用程式,並選擇Wireless > Radio。
步驟 2.在TSPEC Violation Interval欄位的「Global settings」下,輸入時間間隔(以秒為單位)。WAP會等待報告不符合強制性准入控制程式的關聯客戶端。這些報告透過系統日誌和SNMP傳送。
步驟3. (選擇性)若要儲存目前的設定,請捲動至[Radio]頁面底端,然後按一下[Save]。
配置無線電1 (2.4 Ghz)
步驟 1.在Radio Setting per Interface區域中,選擇Radio 1 (2.4 Ghz)。您配置的基本和高級設定將應用於此無線電。
步驟 2.在Basic Settings區域下,預設情況下已啟用無線電。如果未選中,請選中Enable覈取方塊。
注意: MAC Address欄位顯示無線電介面的MAC地址。
步驟 3.從「模式」下拉式清單中選擇所需的無線電模式。
2.4 GHz 802.11n -只有以2.4 GHz頻率運行的802.11n客戶端可以連線到WAP。
注意: 802.11n是唯一允許40 MHz寬通道的規格。步驟4和5僅適用於您在步驟3中選擇了支援802.11n的無線電模式。
步驟 4.從Channel Bandwidth下拉選單中選擇無線電的通道頻寬。下拉選單具有兩種型別的頻寬:20 MHz和20/40 MHz。預設值為20 MHz。
Timesaver:如果選擇20 MHz,請跳到步驟6。
步驟 5.從Channel下拉選單選擇無線電用於傳送和接收的AP無線電頻譜部分。
注意:如果選擇自動,WAP將掃描可用通道並選擇檢測到最少流量的通道。如果選擇「自動」,您也無法選取主要色版。如果您已選擇auto,請跳到step 7。
步驟 6.從Primary Channel下拉選單中,選擇要設定為主通道的通道。主通道用於僅支援20 MHz通道頻寬而不是全部40 MHz通道頻寬的裝置。預設值較低。
注意:可用通道的範圍取決於無線電介面的模式和國家/地區代碼設定。如果為通道設定選擇Auto,則WAP將掃描可用通道並選擇檢測到最少流量的通道。
每個模式都提供許多通道,具體取決於國家和跨國機構(如聯邦通訊委員會(FCC)或國際電信聯盟(ITU-R))如何對頻譜進行許可。
步驟 7.按一下Save儲存設定。
現在,您已成功配置無線電1 (2.4 GHz)的基本無線電設定。
設定無線電2 (5 Ghz)
步驟 1.在Radio Setting per Interface區域,選擇Radio 2 (5Ghz)。
步驟 2.在Basic Settings區域下,預設情況下已啟用Enable覈取方塊。如果未勾選,請勾選「啟用」核取方塊以啟用。
注意: MAC Address欄位顯示無線電介面的MAC地址。
步驟 3.從「模式」下拉式清單中選擇所需的無線電模式。
注意: 802.11n是唯一允許40 MHz寬通道的規格。步驟4和5僅適用於您在步驟3中選擇了支援802.11n的無線電模式。
步驟 4.從Channel Bandwidth下拉選單中選擇無線電的通道頻寬。下拉選單具有兩種型別的頻寬:20 MHz和20/40 MHz。預設值為20 MHz。
Timesaver:如果選擇20 MHz,請跳到步驟6。
注意:802.11ac規範允許在20 MHz和40 MHz通道之外再使用80 MHz通道。將該欄位設定為20 MHz,將通道頻寬的使用限制為20 MHz通道。對於802.11ac模式,請將欄位設定為40 MHz以防止無線電使用80 MHz通道頻寬。
步驟 5.從Channel下拉選單選擇無線電用於傳送和接收的AP無線電頻譜部分。
注意:如果選擇自動,WAP將掃描可用通道並選擇檢測到最少流量的通道。如果選擇「自動」,您也無法選取主要色版。
步驟 6.從Primary Channel下拉選單中,選擇要設定為主通道的通道。主通道用於僅支援20 MHz通道頻寬而不是全部40 MHz通道頻寬的裝置。預設值較低。
注意:可用通道的範圍取決於無線電介面的模式和國家/地區代碼設定。如果為通道設定選擇Auto,則WAP將掃描可用通道並選擇檢測到最少流量的通道。
每個模式都提供許多通道,具體取決於國家和跨國機構(如聯邦通訊委員會(FCC)或國際電信聯盟(ITU-R))如何對頻譜進行許可。
步驟 7.點選儲存。
現在,您已成功為Radio 2 (5 Ghz)配置基本無線電設定
修訂 | 發佈日期 | 意見 |
---|---|---|
1.0 |
12-Dec-2018 |
初始版本 |